• 你的位置:江南体育苹果下载安装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秦汉史丨高官难做:汉武帝后期,刘据造反,将领任安不论如何选,都是死路一条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76

    小编是资深武侠迷,记得少年时代在武侠小说中看到最多的说辞就是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”的说法。稍微大一些了,则喜欢看历史。当然少年人眼里的历史往往是杀伐这些内容。如今有了一定年纪,沉淀下来以后再看历史,不得不慨叹:做官这营生,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明白的。

    图片

    比如今天本文要说的,是西安将领任安的遭遇。

    1、背景

    汉武帝在位后期,变得敏感多疑起来。因为当时的西汉面临前所未有的局面:在这之前,西汉可以做到外戚、诸侯王之间互相平衡,保证新皇帝可以在平衡中运行皇权。

    但是这个均衡局面在汉武帝后期不复存在了:诸侯王失去了制衡朝廷的能力。而汉武帝又担心自己死后外戚作乱,所以开始对外戚(主要是太子刘据的亲属)进行清洗。并且,刘据也被发现诅咒汉武帝的证据(当然一般认为这个证据是陷害)。

    其实汉武帝对刘据一直不大喜欢。而刘据也知道这一点。并且,西汉历史上,太子被逼死的例子又不是没有(比如刘荣太子)。所以刘据知道,自己死到临头了。

    图片

    当时刘据收到消息:皇帝处于病重状态。于是太子刘据把心一横:不如发动兵变,死里求生。而这一兵变也惊动了汉武帝。于是汉武帝出动军队镇压太子叛乱。在武帝大军的镇压之下,刘据兵败出逃,没多久就自杀了。

    而当时,汉军将领任安对于这一内战,保持观望态度,为此遭到汉武帝处决。

    2、难逃一死

    汉武帝处决任安的原因很简单:那就是太子造反的时候,你保持中立,既然这样,就说明你对皇帝不忠,所以应该被杀。

    但其实当时任安也有自己的考虑:当时汉武帝病重,而此时距离秦朝也不过几十年,关于秦始皇驾崩后,赵高假传圣旨逼死公子扶苏的传说很多人记忆犹新,任安总觉得此时的形势和秦末相似。因此也无法判断镇压太子的旨意到底是皇帝的本意,还是皇帝身边几个佞臣假传圣旨,所以处于观望状态。

    当然,汉武帝病重也意味着,如果在刘据造反的过程中,武帝驾崩了,那么刘据自然就顺位成为天子。如果自己镇压,无疑到时候很被动。所以任安认为保持中立无疑是最好的态度。

    当然从汉武帝的视角来看,任安的行为意味着任安打算勾兑朝政,所以需要诛杀任安。

    其实从理性角度来说,任安的选择无疑是最理性的,但还是难逃一死。

    那么,我们假设,任安做出其他选择,结局如何?

    图片

    我们假设,任安选择服从皇帝号令,镇压刘据。但是,后来汉武帝还是借故把镇压刘据造反有功的一些大臣悉数处决——换句话说,刘据造反过程中,跟着刘据造反的被杀了,镇压刘据立功的也被杀了。因此这条路对于任安来说,也是死路一条。

    我们再假设,任安带着部队跟着刘据造反呢?要知道,当时汉武帝威望还在,太子获胜的概率并不大。并且如果内战规模扩大,大部分的汉朝武装还是会服从武帝的号令,任安跟着造反,还是难逃一死。

    总之,难逃一死。

    总之,做官太难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